您现在的位置是:初生之犊网 > 百科
人民银行研究局巡视员周学东:绿色债券和ESG投资未来可期
初生之犊网2025-07-05 21:37:42【百科】4人已围观
简介炒股就看,权威,专业,及时,全面,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11月10日,“中国可持续投资ESG)与海南自贸港建设论坛”在海口召开,论坛由“三亚市人民政府、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”主办,“中国工业经济联合
炒股就看,人民权威,银行研究专业,局巡及时,视员色债全面,周学资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东绿
11月10日,券和“中国可持续投资(ESG)与海南自贸港建设论坛”在海口召开,可期论坛由“三亚市人民政府、人民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”主办,银行研究“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、局巡中国投资协会”联合主办,视员色债“三亚经济研究院”承办,周学资“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、东绿海南省经济研究中心”协办,券和“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年鉴”承办支持,“股份有限公司、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、妙盈科技”战略合作,“新浪财经”支持;主题为“双碳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”。人民银行研究局巡视员周学东发表致辞。
近年来,中国在绿色金融领域快速发展,特别是绿色债券最近三年均增长超过30%,其中2021年当年发行6058亿元,是上年的2.7倍,同比增长172%;今年虽有所放缓,但仍预计增长30%以上。目前,我国绿色债券发行量和存量规模居全球前列,绿色债券累计发行超2万亿人民币,位居世界第二,仅次于美国。
第一,绿色债券产品体系日益丰富。绿色金融债、绿色公司债发行稳定增长,特别是银行间市场产品创新踊跃,由非金融企业发行的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后来居上。其中碳中和债券增势迅猛,自2021年2月推出,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已发行300余只,规模超4000亿元。碳收益权挂钩债券、绿色支持证券ABS等也已获得市场认可。此外,作为绿色债券的补充,针对棕色行业(煤电、钢铁等)创新发行的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、转型债等品种,很好地契合了传统行业绿色转型的方向,资金需求量大,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。在发行利率方面,绿色金融债优势明显,显著低于普通金融债。2022年1-6月发行的绿色金融债加权平均利率2.91%,相比同期普通金融债约有26BP优势。
第二,绿色债券标准体系逐步建立,市场规范有序发展。特别是2021年人民银行、证监会等部门共同发布《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(2021年版)》,实现了绿色债标准的国内统一,以及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、趋同。2022年7月,经人民银行、证监会批准,绿色债券标准委员会发布《中国绿色债券原则》,对绿色债券的募集资金用途、项目评估遴选、募集资金监管、存续期信息披露四项核心要素进行规范。
第三,激励约束机制不断健全,激发了市场内在动力。人民银行自2018年起按季开展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评价,2021年将绿色债券投资纳入定量考核范围、将绿色债券发行与承销纳入定性评价指标中。北京、厦门、四川、广西等地出台绿色债券贴息等政策,支持地方企业绿色债券的发行。
第四,信息披露逐步规范,独立的第三方评估认证体系逐步建立。我国已陆续建立和完善各种规范制度,特别是要鼓励绿色债券发行人开展第三方认证。
第五,对外开放持续推进,国际合作深度推进。除了对标国际组织、国际规则外,中国的金融机构、企业和政府组织也已在国际金融市场成功发行绿色债券。
据周学东介绍,当前绿色债券市场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。比如,绿色债券相关基础性规定尚未完全统一。绿色金融债、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和绿色公司债的第三方评估认证比例较高,接近70%,但其他品种的认证还比较低。在募集资金用途上,除绿色金融债、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外,其他绿色债券仍有部分资金可用于非绿领域。在环境信息披露上,也存在要求不统一、信息不充分、内容不一致等。此外,绿色政府债券等关键产品较少,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动力的政策举措仍需完善。从发行端看,尽管绿色债券存在一定利率优势,但评估认证、信息披露等环节的额外要求增加了发行人的时间成本和资金负担;从投资端看,全球通胀压力增加、俄乌冲突和能源危机等因素冲击下,传统能源板块盈利更具有优势,导致短期内绿色投资收益表现欠佳。
周学东认为,尽管如此,绿色债券市场和ESG投资未来可期。从长远看,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背景下,ESG投资是长期趋势,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应当坚守ESG投资理念和战略选择,注重绿色债券的社会价值,增大这方面的投资和资产配置,实现商业盈利和社会责任的双重目标。
对于绿色债券市场下一步发展,周学东建议,一是进一步完善绿色债券制度规范,确保绿色债券的绿色属性。包括建立强制性评估认证制度、统一募集资金的管理、有序完善强制性信息披露框架。二是有序加大债券产品创新。包括进一步明确碳中和、转型债券支持范围;探索发行包括主权债、地方债在内的绿色政府债券,拓展绿色公共项目建设的资金来源。三是继续加强绿色债券国际合作,深度拓展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等。
很赞哦!(1)